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农历甲辰年(龙)   三月十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栏首页 - 政策通知 >> 正文
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就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2018-03-10)
更新日期:2018-3-11    作者:《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编辑:admin    点击量:9433

教育部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就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

资料来源:《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

2018-03-10

 

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技术素养的人

——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 负责人顾建军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十余年来状况如何?本次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有何特别背景?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是怎样的?修订后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满足高中生对技术学习的不同需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做了哪些调整?地区和学校应如何保障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顾建军教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专家简介】

顾建军,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学)、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国际创客教育联盟执行主席、中国教育装备协会副会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问: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十余年来状况如何?

答: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新设的亮点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使得数千万学生在人生发展中拥有了弥足珍贵的技术教育学习经历,并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初步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体系,形成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使我国融入了国际性中小学技术课程改革的浪潮;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涌现出一个专业发展比较迅速的教师群体;形成了多元并举的技术课程实施模式,强化了以技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了方式多样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机制,包括高考选科、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等。但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也存在课程认识不到位、课程开设不平衡、课程目标不协调、课程内容不匹配、课程实施不精致、课程政策不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需要通过课程标准修订加以完善的方面,也有赖于相应的政策体系的建设保障。

问:本次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有何特别背景?

答: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用技术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今天,我们正处于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时代,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人类生活、生产、思维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新变革。由此,具有相当的技术核心素养,已成为每个学生适应以技术发展为主导的未来社会的必备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类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把技术列为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一以贯之必须学习的课程,并把技术列为全国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美国在21世纪初发表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2012年又研制了《K12工程教育标准》;俄罗斯则形成了111年级的技术教育新体系等。本次修订努力通过技术课程这一载体,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持。

问: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是怎样的?

答:本次修订在继承《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德术并举、强调知行合一、坚持必修与选修结合等特色的基础上,针对目标较为笼统、内容适应面窄、教学指导针对性不强、对教学环境与教育装备缺乏必要提示、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努力建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技术实践为核心,体现技术最新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高中技术课程,并力求“好用”“管用”。具体思路为:

1.遵循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要求全面落实到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和要素中,以学生的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2.立足课程改革实践基础,注重与实验稿的有机衔接。基于高中技术课程实践的已有基础,保持必修内容的适度稳定性,强化修订稿与实验稿的有机衔接,努力实现改革与发展的循序渐进。

3.汲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借鉴国际技术课程有益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和教育现状,积极汲取国际技术课程发展、高中课程建设、高中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和有益经验,把握“工业40”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4.强化学业质量要求一体化设计,提高课程标准的内在吻合度和外在操作性。注重学业质量要求制定,加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吻合,把课程与评价、教学与评价、学习与评价、学生全面发展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课程内容部分,把“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紧密结合,“教学提示”既包括“教学策略提示”“项目任务提示”,还包括体现技术特征的“教育装备提示”。同时,还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学与评价案例,以便教师更好理解课程标准。

问:您认为修订后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答:首先是深化了技术学科本质与育人价值。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超越“工具主义”技术观念,整合了“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行为的技术”“作为思维的技术”“作为文化的技术”的技术思想,确立了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本质观。同时从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基本态度以及基本经验积累和人格熏陶等层面,挖掘技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程序性知识建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力发展、与技术相关的社会性提升和良好人格建构等方面的独特价值。立意于现代技术的本质和丰富的育人价值,避免单一、机械的技能学习,强调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文化的领悟、人格的形成的有机统一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其次是建构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以培育“未来社会具有技术素养的社会人”为出发点,提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大素养。“技术意识”包含了技术的亲近情感、理性态度、社会责任、伦理精神等,体现了技术的社会性,是技术学习方向感、价值感的集中体现;“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则反映学生思维发展、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方面的自主发展,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图样表达”“物化能力”则是实现技术的形态转换、技术操作、物品创造的必备能力,是学生技术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总体来说,通用技术课程要培养“有理念、能动手、会设计、善创造的未来公民”,使其以更具道德、更为科学、更负责任的方式使用技术和参与社会技术活动。

再次是基于“大项目”“大概念”“大综合”的课程组织与教学实施。如,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强调以“大项目”“大综合”方式整合学习内容,便于学生经历基本的技术设计全过程、形成基本的技术核心素养;“技术与设计2”采取“大概念”教育理念,选取现代技术原理中较为基本、至为重要、尤为关键的“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大概念,融入大概念引导下的原理学习、简易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体验等内容,以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原理认识和解决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选择性必修模块也更多体现了“走向综合的技术教育”理念,如“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强化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能源、材料等技术的内部综合与集成,“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模块则形成了基于技术与工程教育的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外部综合,形成课程形态的新突破。

最后是创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课程评价与学业质量要求。学业质量要求是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连接。对此,一是注重真实情境下的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和品格的发展,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评价;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注重教学评的统一;三是注重对核心素养分层细化的评价,从技术任务的难度和情境的复杂化程度、技术经验与知识的深广度和结构化程度、技术思维与观念的高级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等维度出发,建构5个层级的水平,最终实现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横向呼应和纵向贯通。

问:为满足高中生对技术学习的不同需求,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做了哪些调整?

答:本着高中教育与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社会的有机衔接,学校教育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紧密结合,以及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及其他各个学科的彼此呼应,本次修订对结构和内容做了适度调整。

必修模块设置“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2个模块,保持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在课程内容上融入体现一定时代特征的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的发展性和时代性。

选择性必修模块进一步加大了开放性,形成了体现技术教育多元价值的课程体系。共设置4个系列:“技术与生活”“技术与工程”“技术与职业”“技术与创造”。其中“技术与生活”系列体现“走向日常生活的技术教育”理念,设置了“现代家政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智能家居应用设计”模块;“技术与工程”系列基于“融入工程视野的技术教育”理念,并借鉴了国际上技术与工程教育的有益经验,设置了“工程设计基础”“电子控制技术”“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模块;“技术与职业”系列则体现了“走向普职融通的技术教育”理念,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藩篱,着眼高中学生的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的通用技能储备,设置“技术与职业探索”“职业技术基础”模块;“技术与创造”系列则从“走向真实创造的技术教育”理念出发,设置“创造力开发与技术发明”“产品三维设计与制造”“科技人文融合创新专题研习”,关注“科技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40”等所聚焦的新技术、新战略、新文化。

选修模块设置了4个模块,为“传统工艺及其实践”“新技术体验与探究”“技术集成应用专题”“现代农业工程专题”,注重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工业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结合、技术体验与技术运用相结合,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在技术学习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问:地区和学校应如何保障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答:一要坚持开出开好通用技术课程。提高思想认识,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出开好通用技术课程。各地区、各学校应从学生全面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坚持组织好、开设好通用技术必修课程,最大限度地开设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技术领域学习的基本权利并满足其多样化发展需求。

二要坚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把握学科本质,创设真实学习环境,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学习方式和多样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建构、技术思维的形成和技术文化感悟的有机统一,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应用,强调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一致,共同指向核心素养。

三要坚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应努力建构与高中教育性质相匹配、与高校招生录取相衔接、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融通、纸笔测试与非纸笔测试相结合的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无论是通用技术学业合格性考试还是等级性考试,都要注意在学业质量要求的基础上研制客观科学的测评标准,同时注重探索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和生活情境三者有机融合的命题技术。

四要坚持做好人员和资源装备的保障。各地区应选派责任心强、具有技术教育专业特长的人员担任通用技术专职教研员,并强化对教研员工作的指导、督查和支持,确保教研活动定期开展;高等学校应根据已有学科基础,科学设置技术教育的相关专业,并努力提高技术课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各学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的、合格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并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各地区应形成通用技术教师资格认证、职称晋升、工作量管理、进修学习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政策环境,使通用技术教师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安得心;应高度重视课程的实践空间和装备保障工作,因地制宜进行学校内必修课程的技术实践室建设,也可适当利用职业学校或其他场所的装备资源进行选修课程的实践基地建设,同时配齐配足学生实践操作所需要的常用原材料和耗材及安全用品,建立设备日常维护和耗材定期补充及经费预算的机制,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开设。

通用技术网专用图片关注更多政策通知请回到首页《通用技术网》点击《政策通知》栏目查看


  上一篇: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下一篇: 山东首次统一将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纳入高中学考范围(2018-01-09)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