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农历癸卯年(兔)   十月廿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科技创客 >> 正文
用生命孕育未来—顾力兵和徐章英科技成就简介
更新日期:2014-5-16    作者:网络综合    编辑:admin    点击量:5354

附科技爷爷  科技奶奶将出版的《“玩转科学” 》课程纲要:

 

“玩转科学”课程纲要

作者:科技爷爷  科技奶奶

2014-06-16

 

一、课程目标

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营造一个有爱、有趣、有质的课堂,以期能辐射到其他学科,凝聚起更大力量求真务实地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教育的探索,让孩子们得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课程理念

1.坚持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

将以知识为本的“知本主义”转变到“人本主义”的轨道上来。将艰涩、难懂、一脸严肃的冷冰冰的科学从神台上请了下来,变成了身边的科学、透明的科学、动手的科学、好玩的科学——玩转科学。我们的科学教育也不再是“以概念为中心”而是“兴趣第一”、“动机第一”,着力在打开智慧发动机上狠下功夫。同时将“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转变到“整体开发、全面培养”的轨道上来: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探究方法、实践能力五维目标一套上。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喜闻乐见的看看、做做、想想、说说的活动中完成了启蒙,走进科学殿堂。

2.坚持高起点引领孩子成长

开篇就是“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看“神七”升空,听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等叔叔的故事,特别是老英雄钱学森爷爷的故事,同时跟孩子们玩“气火箭”、“水火箭”发射,起点高,时代感强。积极、正面、阳光、大气,无任何“魔”、“幻”、“怪”的元素。我们坚信科学自身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孩子的眼球,无需魔、幻、怪的包装,努力和奥托曼、怪兽,哈利波特争夺我们的孩子。

3.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文明的伟大民族,是孔圣人的故乡,“玩转科学”在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改革成果,在多门学科的交叉点上实现综合创新。坚持举中国旗,扬中国风,说中国话,办中国事。努力按钱学森大成智慧理论与陶行知关于小学生学科学就是跟孩子们玩科学把戏的理念突出中国特色。

4.坚持团队精神

坚持就理论建构、器材开发与实践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设计、同步开发;特别是要努力到实践中去发掘来自一线的真经,充分吸收来自一线来时的宝贵实践经验,坚持教育科研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的密切协同、通力合作、集体攻关,充分依靠团队的力量,聚沙成塔,愚公移山。

5.坚持突出专业功底

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做好课程设计,力争不犯科学性的错误。

 

三、课程内容

“玩转科学”校本课程先期推出的课程内容为6个板块,16课时(每课时80分钟)现要求在原基础上改编成32课时,供一学年用。(主题不变内容变)第一学期第一节为引导课,最后一节为交流展示课(小论文、小制作);第二学期安排一节参观课,最后一节也是交流展示课。(含将科学故事)

6月集中精力准备考试,7月以后集中精力收集资料、学习、思考、写教案。

暂不按年龄和年级组织教材,可用于各个年级,同一内容可按不同深度程序递进。后续发展为:

玩转科学学前班(45-6岁):看看玩玩

玩转科学小学低年级班(7-9岁):想想问问

玩转科学小学高年级班(10-12岁):做做探探

 

㈠、到太空去(1课时)

看看:中国航天(视频录像)听听:航天英雄和钱学森爷爷的故事

想想:科学神奇不神奇?又神奇又不神奇!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透明的、动手的、好玩的。

做做:大家一起来玩转科学:(1)吸管吹喇叭(2)甩珠子(宝宝飞天)(3)气火箭

(4)水火箭

唱唱:“小小发明家”

 

㈡、空气妈妈(3课时)

第一课时:

(1)倒不出的水

(2)反冲气球

(3)气球吸杯

(4)看谁吹的泡泡大?(学)

第二课时:

1)连体杯

2)水中巧取硬币(学)

3)浸不湿的纸巾

第三课时:

1)纸片互吸(学)

2)漏斗乒乓球

3)乒乓球跳槽

4)飞舞乒乓球

拓展内容:

魔蛋(难度大,作拓展实验)

 

  上一篇: 浮不起的乒乓球
  下一篇: 《北京昊科疯狂科技教育》介绍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