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农历甲辰年(龙)   二月廿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创新发明 >> 正文
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群报第一期
更新日期:2015-1-8    作者:全国创新教育联盟    编辑:admin    点击量:13221

李克强:让创新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强大动力

李克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这契合现实需求、符合未来方向。没有全球的开放交流,科学难有巨大成就;没有青年人的后来居上,科学难有辉煌未来。

李克强说,科学的历史巨著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科学的未来篇章也要靠国际社会携手创作。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科学的开放不是单方面给予,而是相互馈赠、共同发展,能够聚合更大的创造力量。科学连着发展权,知识是天下公器,打造更加开放的平台,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科学知识的营养,实现普惠、包容发展。各国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科学知识广泛传播与共享,实现科学的最大价值,增进人类福祉。中国愿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鼓励知识、技术、人才的全球流动,支持建立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知识开放获取机制,促进中国和世界科学事业共同发展。

李克强指出,科学的开放涉及知识产权保护,二者并行不悖、相互促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可以使科学技术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个人、千千万万敢于创造的企业。我们致力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在开放中使知识产权得到更好保护和运用,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激发更多、更大的创新。

李克强说,一代新人才、一片新天地。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出自青年。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创造,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要吸引更多热爱科学、有志创新的青年进入科学殿堂、创新战场,在他们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和向更高科学目标冲刺阶段,及时扶一把、送一程。年长的科学家和专家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为人类未来担当的勇气。

李克强指出,科学作为历史进步的杠杆,从来都是与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突破,许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人们期待科技创新的渗透力、扩散力,能够转变为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无止境,是一座持续攀升的通天塔,会引领世界发展进步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李克强表示,中国发展既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系列重大结构性问题。持续下好中国经济这盘棋,实现升级是方向,这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我们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翼齐飞,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我们不断完善科研投入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制度,让科技人员享有自由的创造空间、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李克强强调,追求卓越、追求创新,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是科学之树成长的沃土。我们弘扬求真探源的科学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支持科研工作者在探索中获得更多原创性、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让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强音、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的强大动力。

会前,李克强会见了全球研究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德国研究基金会主席彼得,加拿大自然科学与研究理事会首席运营官詹妮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弗朗斯等参加全球研究理事会北京大会的主要外宾。

万钢出席开幕式。

全球研究理事会成立于2012年,由国际科学界11家权威机构共同创立,主要致力于科学论文的开放获取、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和广泛深入的国际科技合作。理事会正式代表、观察员等400多人参加开幕式。

 

李克强欧洲三国行“创新”成主题

http://news.sohu.com/20141017/n405208223.shtml?qq-pf-to=pcqq.group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6日上午在米兰与意大利总理伦齐共同出席第五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大会并致辞。

李克强积极评价中意创新合作周为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所作贡献。李克强指出,中国与意大利都是文明古国,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在丝绸之路上的交往源远流长。当前,中意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我此次访意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科技创新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中方愿同意方加强科技、工业设计、制造业等领域的创新合作。相信通过双方携手努力,科技创新合作将在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汇中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李克强在致辞中表示,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不仅来自对科学的了解,对技术的把握,也源自创意,希望中意青年用东西方智慧碰撞出更多“奇思妙想”,让创意促进创新,进而提升两国产业竞争力。

延展

李克强欧洲三国行“创新”成主题

李克强外交“大片”上演第六季—镜头摇过亚欧大陆,展现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三国版图,会晤、磋商、签约、演讲,大大小小的“珍珠”散落在地图上,将它们串起来的,是一根主线、一个关键词—创新。盘点总理的出访成果,某种意义上就是欣赏这条被命名为“开放式创新”的“珍珠项链”。

李克强创新宏观调控国际上受瞩目

在国内各个场合,无论是出席会议还是考察工作,人们从李克强口中最常听到的表述就是“改革创新”,从国务院各项决策中解读出的核心理念,也是“改革创新”。对这样一位言行一以贯之的总理,人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他把改革塑造为本届政府的根基,把创新界定为本届政府的灵魂。

这样一个“创新型政府”,通过简政放权“革自己的命”,一年多来取消和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真正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人民的创造力。也正是这样一个“创新型政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没有选择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以巨大的定力和勇气划定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这一举措成效明显,并在国际上广受瞩目与好评。

访欧洲三国创新成为活动演讲主题

外交当然是内政的延续。李克强把他坚持的根基与灵魂装在出访的行囊中。

在德国,他与默克尔共同主持中德政府磋商,其后两国发表了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这是迄今为止中德之间内容最丰富的一份共同文件。

在俄罗斯,他出席“开放式创新”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在演讲中这样介绍道:国外朋友经常问我,中国持续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根本上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加智慧。中国的改革开放,涉及13多亿人,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创新活动。

在意大利,他出席中意创新周大会时勉励年轻人: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科技创新不仅来自对科学的了解,对技术的把握,也源自于创意,希望中意青年用东西方智慧碰撞出更多“奇思妙想”,让创意促进创新。

中国总理展示给世界的,是一个旧邦新命的“创新中国”。中国总理的宣言,铿锵而又谦逊—“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需要与各国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永远做开放的大国、学习的大国、创新的大国。”

总理外交地图底蕴是国家创新宏图

盘点诸多外交场合,足以证明,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当今世界,创新已是浩荡的国际趋势。由此反观国内,无疑更可理解国家领导人语重心长不断强调创新的拳拳之心,毕竟“创新鸿沟”现实存在,是缩小还是继续被拉大?毕竟中国人已熟悉那句警语,“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盘点此次访欧,亦可加深对于创新的理解。正如李克强所指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行,需要开放、合作与,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开放式创新,不仅包括技术领域的创新合作,也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互鉴。

事实上,李克强总理的出访成果,本身就有极强创新意味。在外交领域,人们已经熟悉了“战略伙伴关系”的表述,而此次,中德之间“创新伙伴关系”的提法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有评论称,李克强访俄一项最重要的“创新”就在于,提出打造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快速运输走廊,中国高铁将开进俄罗斯广袤大地。

这部外交“大片”,主旨是创新。勾勒外交地图时,这个国家的底蕴在于创新宏图。(穆柏)

  上一篇: 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群报第二期
  下一篇: 2014年全国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综合实践活动三等奖作品项目简介(3)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