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农历甲辰年(龙)   三月十九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创新发明 >> 正文
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群报第三期
更新日期:2015-1-27    作者:全国创新教育联盟    编辑:admin    点击量:24377

山东冠县一中8旬教师55年诠释教师梦

梦想专利投入生产建立学生航模俱乐部

 

山东冠县一中8旬教师孙稷生55年诠释教师梦

孙稷生,男,1930年生,济南市人,共产党员。山东省冠县第一中学离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协会会员。19496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解放军部队文化教员、文化干事,济南市纬一路工人业校教师。1957年于山东师范学院地理系毕业后,来冠县一中任教。勤奋工作30余年,于1990年离休。

孙老师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主编《冠县地理》参加《聊城地区地理》编写。自1988年至今共获十余项国家专利,另与他人合作专利十余项。有论文评为山东地理学会优秀科研成果,荣获第三届山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两次辑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亲笔题名的《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制功臣名录》,国家专利项目“地球仪运动示教仪”及其系列产品“电动地球仪”经山东地理学会仪器鉴定委员会通过技术鉴定。另与国家天文台杨国安博等人合作获多项国家专利:“配有太阳仪的电动地球仪”(专利号:200420052060X)、“无限遥控电动地球仪”(专利号:2005200818191)、“无限遥控地球运动示教仪”(专利号:2005200818204)、旋斗式磁悬浮风光互补景观灯等。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天文科普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理学会领导对专利技术项目极为重视,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冠县电视台予以充分报道。

虽然有了国家专利,但是老人依然不满足,他多次向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上交建议书,积极推展高科技产品应用与生产生活。他更加希望自己的相关专利能够成为实物并投入批量生产,因此,入选全国教学仪器目录并获得经费支持便成为老人的重要目标,这是使教学仪器投入生产的重要条件。但是,入选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在相关的评审中,孙稷生的发明并没有通过,这也就成为了老人心中的一个遗憾。

除了对于教学教具的研究,孙稷生对于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也格外关注。他曾经在徐州基地航空站服役,担任文化干事。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也一直关注着我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他曾设想并制作未来混合双动力安全飞机模型,并写信给国家领导人和发改委,特别建议研发这种飞机。他觉得,美国的鱼鹰飞机,在升到空中后悬停时,会出现升力消失的一瞬间,而这也就成为鱼鹰飞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如果中国能够研制出这种混合双动力安全飞机,将会在技术上大大超前于美国。在自己研究航空模型的同时,他时刻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希望能够在广大中学生中普及航空航天知识,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有感于8旬老人的这种执着精神,冠县第一中学在郭丽翠校长的亲自关注下,对老人的研究事业做了大力支持,选派孙永杰、张强等老师辅助其研究,并为孙老师配备专门的工作室,希望能让老人的夙愿早日达成。

现在,老人已年过耄耋,但是这些梦想依然是老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他希望能够更多的人关注他的梦想,使他的梦想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并且实现,让他得偿夙愿,无憾此生。

 

让创新的思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冠县一中科技创新教育概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系列的变革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中阶段正处于这项工程最为关键的结点。因此,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把“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明确列为新课程的时代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近年来,各高校自主招生和专家面试录取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学校也做了深入地调查研究,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适应新变化、新形势,先后有大批同学参加并通过了自招考试。但自主招生有相当高的门槛,一般都是面向具有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潜能的考生。例如,今年的上海交大就向“具有创新潜质”这一要求做了侧重强调。我们的各类荣誉证书和专利证书就是我们打开名校大门的一把钥匙,是进入名校的通行证。自郭丽翠同志担任我校校长以来,新一届领导班子就将开展科技创新教育问题提上了日程,并于20139月正式启动实施。我校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以学科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载体,逐步开展创新教育。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及高二年级贺耀华主任、冯树青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辅导员孙永杰老师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集中在周末开展创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教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创新教育思想终于在我校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更为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具体实施有:(一)我们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领导班子,制定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的规划和实施计划。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技创新教育领导班子,将创新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创建科技创新教育学校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

2、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为培养具有良好科技创新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3、建设一支稳定的科技骨干教师队伍。学校科技工作由校长主管,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精心挑选有一定特长和动手能力的教师组成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科技创新教育的质量。

冠县一中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郭丽翠(校长)

全面负责监督各项工作。

副组长:杜书学 郭智广 雷子强 冯立新 安永军

具体科技创新课程的各项管理保障。

辅导员:孙永杰

负责科技创新实验班具体开课与管理事宜。

(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挖掘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素养

1.开课范围:高二年级4个实验班。

工作安排:郭丽翠校长亲自引领,孙永杰老师主讲。

上课模式:每2周一次,每次2节课,每学期10次左右。

每次2个班,140人左右。

授课内容:创新思维、创新技法为主的创新知识。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引导学生形成创意材料,让他们上交创意表。教师对学生递交的创意进行批改,及时发现优秀创意,并与学生进一步完善。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进行筛选、展示并存档。

2.开辟创新教育活动基地----创新工作室,用于创新实践活动,在这里,可以进行创意设计,可以进行创新作品制作,可以进行创新经验的切磋和交流。多搭设创新平台,让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

3.积极探索把学生创意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路径,组织学生参加校、市、省、国家组织的各种创新活动和比赛。找到把学生创意转化为创新成果的路径,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自主招生的条件。

4.创办《冠县一中创新报》。

5.办好冠县一中科技节活动。学校将每年的4月份定为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文化节”,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获得专利证书和产生优秀创意较多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利用教学楼和实验综合楼的走廊墙壁,对学生的专利证书和优秀创意进行展示,使之成为我校学生的“创新文化墙”。掀起“人人参与科技活动”的强大声势,让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全体学生心中扎根。

6.在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冠县一中创新教育读本》。

7.总结、完善和增强自信心。有了领导的英明决策和创新引领,有了钢铁团队的精诚合作,有了学校广阔的科学氛围,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科技教育规划,冠县一中正朝着科技特色发展的目标行进,动力十足!

二、我们科技创新教育阶段性成绩主要有:

1.改变了学生的传统观念和固化思维,完善了综合知识结构,提高了他们自信心,带动了学习的动力。

2.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短短几个月,同学们共提交创意数千份,制作产品模型上百件,第一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近五十项,正在办理证书的15项,第二批、第三批申请正在提交过程中。

3.在县级科技创新选拔赛中,我校参赛的20件创意作品全部获奖,并被推荐参加29届聊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校长郭丽翠同志获得“优秀组织者”称号,孙永杰老师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

4.在第29届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20余人次获奖。其中市级有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4人次,三等奖10人次;有3件作品被推荐参加山东省29届创新大赛。为此,我校也获得中学生组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聊城市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随后第29届省科技创新大赛中2人次获得三等奖(详见下文附表)。

孙永杰老师再次获得联盟“十佳创新名师”称号;学校被授予“十佳创新名校”褒誉 

5.在6月份,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组织的第三届青少年创意大赛中,我校师生获得了优异成绩。特等奖3人次,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孙永杰老师再次获得联盟“十佳创新名师”称号;学校被授予“十佳创新名校”褒誉。

6.暑假中喜讯传来,我校申请的28件专利稿件,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通过了15件,授权的专利证书已经寄到了学校。

7.各种成绩、证书的取得都为我校2012级同学的自主招生和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我校发展素质教育及教学改革增砖添瓦,为我校争创“鲁西名校”提供了支持。

优异的成绩,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坚定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决心。以上便是我校开展创新教育的全部规划和过程记录,希望能给其他兄弟高中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带来裨益。我校的创新教育毕竟刚刚起步,还需不断地探索,与兄弟学校相比,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热诚欢迎大家能够给予我们指导。我们坚信,有全国同行的热情参与,有这么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特别是有领导、政策的鼎力支持,创新教育之路会越来越宽广,创新教育之花会越来越艳丽。

  上一篇: 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群报第四期
  下一篇: 全国创新教育联盟群报第二期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