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农历甲辰年(龙)   三月十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相关链接 - 创新发明 >> 正文
一样的课题 不一样的精彩——记“贫困县”帽子下平江县精准扶贫状况调查
更新日期:2019-5-26    作者:张从军    编辑:admin    点击量:21390
一样的课题 不一样的精彩

——记“贫困县”帽子下平江县精准扶贫状况调查

第六部分  人物专访

 

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让人精神一振的许多脱贫致富的现象,现将其中三个典型案例展示在此,说明平江在做全国一样的课题中,确实得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第一篇

爱的力量

——记岑川镇九峰村精准扶贫户

 

由于前几天的大雨,使九峰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山路多处被大水冲坏,车子在山林间艰难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后终于再也无法前行,我们只能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向几公里之外的九峰村的山林深处继续步行。

终于到了我们要拜访的村民家,这是九峰村的一家精准扶贫户兰焱成兄弟,目前尚未脱贫。首先映入眼中的是几间老旧的土坯房,这样的房子我们从未见过,不知建于什么时候,也不知有了多久,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岁月的苍桑。家中三人,一个在外打工的女儿我们未能谋面,两位一脸苍桑的中年人站在门口一脸不解的看着我们一行,通过九峰村扶贫干事解释后,两位憨厚的汉子将我迎进了家中。

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家徒四壁,光光的墙上可能是时间太长了,已看不出原来的色彩,斑驳的墙壁上张开几道口子,可以看见外面透入的阳光。我不知道冬天里它还能不能挡住寒风,家中简陋的几件生活用具孤零零地摆在那里,九峰村的扶贫干事用屋后的山泉水招待了远道而来的我们一行,由于所有的椅子加起来也不够,所以我们只能站着,让有病的一位中年汉子坐着,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做一个了解。

这是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弟弟长年生病,早已丧失劳动能力,每年还需不少的医药费来维持病弱的身体,家中一切只能依靠哥哥来维持,看着弟弟那变形干枯的手臂,哥哥那满是皱纹的脸,我们不禁感叹,生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奇迹。虽然近几年,弟弟的女儿外出打工,但是家里有病人,让不多的收入难以维持,而哥哥不仅要挣钱养家,还要照顾生病的弟弟,十多年的病痛折磨,不仅没有带走弟弟的生命,相反在哥哥的精心照料下已有所好转。由于要照顾弟弟,他只能在附近做点零工,不能到更远更好的地方挣钱,无怨无悔地照看弟弟和年幼的侄女,加上现在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减少,山上的木材已卖不出什么钱来,交通不便,以前靠山吃山的日子已不复存在,直到近几年侄女能外出打工,才稍微缓解当前的困境。

我们问起扶贫工作对他们有什么帮助时,兄弟俩那黄里透黑的脸上泛出了一丝光彩,涌出了一丝感激。他们说帮助可大了,除了每年固定的经济援助外,帮扶的干部每月都到他家了解情况,解决困难,还给了他们二十只鸡苗,现在已长到了一斤多,这也是他家的一笔收入。通过农村医保和其他救助方法,弟弟的医疗费也减少了许多,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岑川镇的易地搬迁工程已经开工了,他们凑了一万元钱交给了政府,大约年前就可以搬到离小镇很近的新居,到时候,弟弟看病就不用走这么远的山路,哥哥也可以到小镇上做点零工补贴家用。当我们问到他们对现在的扶贫政策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时,他们俩连连摇头,一脸感激地说,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干部,我们还能有什么意见,有的只是对政府、对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的感激,我们不能背着良心说话。从他们幸福的神情中,看出他们享受了精准扶贫的阳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结束了对他家的拜访,哥哥送我们出门,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在不断的思考,他们家能够有现在的生活,离不开政府的扶贫帮助,但也离不开哥哥对弟弟一家的不离不弃,离不开他们面对生活困境的顽强,更离不开哥哥对弟弟一家那浓浓的爱。正是这爱,让他无怨无悔,十几年如一日地照看生病的弟弟和年幼的侄女;正是这爱,让死亡边缘徘徊的弟弟走向健康;正是这爱,让这个家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次拜访,我们除了学习,了解,更让我们尊敬。他们面对困境的顽强,哥哥无私的爱让我们肃然起敬。同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鞭策和激励,我们在现在的生活环境中,衣食无忧,每天做了些什么,是否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生活中、学习中面对困难,我们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我想,人任何时候是阳光、乐观,尽自己最大能耐把事情做到极致。这也是我们今日一行最大的收获吧。

 

第二篇

脱贫致富带头人:余好求

 

一个诚实勤劳的农民在党的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政府的精准帮扶下,通过自己的苦干实干,探索出一条创业致富的门路,不仅可以让自己摆脱贫困,而且还带领其他贫困户共同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他就是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村民:余好求。

经过这几天的实地考察,我们看到了许多贫苦人民,由于交通不便,还在艰难地为自己的未来而规划和努力着,今天我们来到了木金乡木瓜村实地考察,在森林公安局工会主席赵立新的带领下,见到了一个特别的采访对象,精准扶贫下脱贫致富的余好求。

余好求,男,现年53岁,是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人,由于交通不便,地理环境恶劣和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的缺失,导致他生活来源没有着落,成为广大贫困户中的一员。在他茫然无措的时候,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点燃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4年余好求的收入落入低谷被政府评为贫困户,这使得他倍感焦急,大力帮助以及他自己永不气馁的精神下,余好求结合当地特色和市场价格走上了黑木耳种植产业脱贫的道路。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是一个阳光充足,湿度适当的好地方。正因为良好的环境因素,这使余好求看到了以开发黑木耳种植基地来脱贫致富的路子。由于他勤劳公正,有责任心,他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信任,成为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在我们采访他的时候,余好求笑嘻嘻地分享自己的致富经验:“有啥呀!勤奋点,卖力点,踏实点,我们农户就懂这些。现代社会,只要你肯做啥都有!”

黑木耳是一种备受中国人喜爱的食材,它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很多药用功效。由于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多有林业资源,这为种植黑木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得余好求更有信心,并更加有动力的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展生产,才能真正的走出贫困,实现脱贫致富。

为了能够更加落实好黑木耳种植计划,他在乡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学习技术,并通过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发现了金融扶贫,现在他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扶贫的资金,与其他精准扶贫户一起共同建设起了一个30多亩的黑木耳培植基地,据他自己和政府的初步估算,到今年年底,如果市场行情稳定的话,年收入可达5-6万元,这对他自己的脱贫致富以及其他精准扶贫户的家庭环境生活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至于可以使他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说到这儿,余好求美滋滋地对我们说:“政府好呀!使我们这些贫苦农民享受了精准扶贫的阳光,看到了希望。”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长期关心和帮助,是他们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是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传递温暖,为我们脱贫致富指引方向,让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更让他欣喜的是,家中破旧不堪的危房,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普惠下,余好求一家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实现了自己的安居梦,得到了一个安全温馨的新家,这使得他更有精力完全投身于产业脱贫建设,带领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现在余好求他们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已开始投产,那一袋子一袋子的黑木耳使得他们喜笑颜开,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政府的易地搬迁政策使得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居住安稳了,精神自然就足了,就有干劲了嘛!”

余好求对我们说:“我们全家难以用语言表达对党、政府的感激之情,困后重生的我总想着政府对我的关心,总想着那令我心暖的一幕幕……贫困户并不一定真正‘贫困’,也许只是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了发展空间,现在的中国,正在给予这些贫困户机会让他们大展身手实现脱贫目标,实现政府目标,让第一个一百年尽早的实现。”

现在余好求已实现脱贫,面对良好的发展契机,一定会在政府及自身的努力下,更好地发展黑木耳种植基地,余好求说,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脱贫,他认为:自己一个富了不算什么,只有集体都富了才能真正实现早日脱贫的目标,早日完成2020年国家完全脱贫的计划。

余伯伯的脱贫经历,我明白了改变自己命运关键在自己,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别人给你一条道,你只能饱一顿,你自己必须学会自己钓鱼捕鱼,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这也是我采访之后的一大收获。

 

第三篇

最幸福的贫困户

今天,在指导老师、家长、扶贫干部和当地的乡镇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平江县木金乡木瓜村的余仁和家,原来这个精准的贫困户,在今年他的各项收入近6万元,不仅脱了贫而且还奔了小康,他是平江县已经脱贫贫困户的典型代表,他的脱贫经历说明了什么呢?

贫富只在一瞬间。当我们走近他家漂亮的院子时,一幢二层的小洋楼映入我们眼帘,这哪是贫困户的家,正当我们疑惑时,余爷爷笑呵呵地迎出来,热情地招呼大家。当他见到我们一行人时,一眼就认出了随行的县林业局驻木金乡的扶贫干部,激动地拉过扶贫干部赵叔叔的手说:“您是我的恩人啊,您说的那句话‘贫困户不能光靠国家照顾,要自己想办法创业’很有道理。”

同样,余伯伯也认出了我们随行的县扶贫办副主任罗主任,不仅因为罗主任送给他一部手机,还为他的老伴送过药,还因为罗主任也经常到他家里来。“过段时间,我再为你换一部能上微信的手机吧。”“不用了,你帮助我的已经够多了,再者说,我现在已经脱贫了。”两人就这样聊着,很熟悉,很贴心,亲如一家人啊!

坐下来后,余爷爷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脱贫经历,原本他也有一个幸福的家,虽谈不上富裕户,但日子过得充实舒适。六年前,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了家的宁静,妻子得了肝癌而且是晚期,两个孩子,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正在读书,妻子患病要治疗,治疗费一下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光了,而且妻子的病日益见重,自己要照顾患病的妻子,所以家里没有一点收入,孩子的学费、妻子的医药费,东拼西借,几年下来,欠了七八十万元,而且最后妻子还是撒手人寰,家里人去财空,这让他对生活前途失去信心。是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点燃了他脱贫致富的希望,乡上村里把他列为精准扶贫户,于是前年入股买了一台收割机,由于他会开收割机,农忙时节忙得不亦乐乎,农闲时,他又是一位勤劳肯干的砖匠,帮人做房打水泥坪,现在政府又给他一些鸡苗,加入农村合村社,所以年收入达到六万元。去年,靠自己、靠姐妹的扶助做了一幢新房,而且也享受到了国家补助,现在一家人过着蜜一样甜的日子,蒸蒸日上。

余伯伯的幸福来的不突然,不仅有国家好的扶贫政策,有县、乡扶贫干部的真抓实干,贴心暖心,更有自己的勤劳肯干,积极阳光的心态,现在他不仅脱贫而且奔了小康,他是最幸福的人。

  上一篇: 从来没有一个高手,是在一夜之间强大起来的
  下一篇: 面筋之乡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需经管理员审核才能发表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设为首页——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张从军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湘ICP备13001241号-1